歐美研究季刊第47卷第4期 |
I |
前台 1 書名頁48(1) |
III |
前台 2-3 版權頁 48(1) |
IV |
前台 4 目錄48(1)中文 |
VI |
前台 5 目錄48(1)英文 |
VII |
1-71 張鎧如(final) |
1 |
I. Introduction |
3 |
II. The Histo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
4 |
III. The Necessity of 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
6 |
IV. Three Types of 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
8 |
A. Vertical Collaboration |
9 |
B. Horizontal-Interlocal Collaboration |
12 |
C. Horizontal-Intersectoral Collaboration |
13 |
V. The Drivers of 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Theoretical Framework |
14 |
A.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
15 |
B. Organizational Internal Factors |
17 |
(A) Shortages of Financial, Huma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
17 |
(B) Organizational Attention |
18 |
(C) Mutual Understanding |
19 |
(D) Institution/National Standards |
19 |
(E) Emergency Managers’ Capability and Leadership |
20 |
(F) Past Experience with Partners |
21 |
C. Organizational External Factors |
22 |
(A) Disaster Magnitude |
22 |
(B) Resource Dependence on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
23 |
(C) Community Attributes |
25 |
VI. Methodology and Data |
25 |
VII. Florida-Based 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ntexts |
28 |
A. Activities and Rationales for Vertical Collaboration |
28 |
B. Activities and Rationales for Horizontal- Interlocal Collaboration |
31 |
C. Activities and Rationales for Horizontal- Intersectoral Collaboration |
36 |
VIII. Other Drivers of 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
41 |
A. Local Emergency Managers and Collaboration |
41 |
B. 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and Collaboration |
43 |
C. 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 (NIMS) and Collaboration |
43 |
D. Hazard Recognition, Disaster Severity, and Collaboration |
44 |
E. Past Experience, Relationship Building, and Collaboration |
45 |
IX. Discussion |
46 |
X. Conclusion |
51 |
Appendix 1 List of Selected Counties for Conducting Interviews |
58 |
Appendix 2 Interview Question Guideline |
59 |
73-138 焦興鎧(final) |
73 |
《歐美研究》第四十八卷第一期 (民國一○七年三月),73-138 |
73 |
壹、序言 |
74 |
貳、背景說明 |
77 |
一、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之演進簡史 |
77 |
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之經濟層面影響 |
78 |
三、美國加入此一協定之目的 |
79 |
四、我國參與此一協定之必要性 |
82 |
參、美國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附加勞工權利條款早期作為之研究 |
83 |
一、萌芽階段 (1947-1977年) |
84 |
二、開始全力推動階段 (1980-2000年) |
87 |
三、千禧年後之努力階段 (2001-2011年) |
94 |
肆、美國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談判中對保障勞工權利立場之分析 |
96 |
一、此一協定勞工專章之重要條款 |
96 |
(一) 前言 |
96 |
(二) 實體條款之規定 |
97 |
(三) 相關制度之建構 |
99 |
(四) 相關機構之設置 |
102 |
(五) 會員國間之合作及諮詢事項 |
103 |
二、美國對促進集體勞資關係發展立場之分析 |
105 |
三、美國對禁絕強制及強迫勞動立場之分析 |
106 |
四、美國對禁止使用童工立場分析 |
107 |
五、美國對防制就業歧視立場之分析 |
108 |
六、美國對可接受工作條件立場之分析 |
110 |
七、美國退出此一協定之後續發展 |
112 |
伍、綜合評析及我國因應之道 |
113 |
一、在國際經貿活動中推展勞動人權之正面看法 |
114 |
二、在國際經貿活動中推展勞動人權之反對意見 |
116 |
三、美國對我國勞工集體勞動權之批判 |
117 |
四、美國對我國強制及強迫勞動問題之批判 |
119 |
五、美國對我國童工問題之批判 |
120 |
六、美國對我國就業歧視問題之批判 |
120 |
七、美國對我國可接受勞動條件問題之批判 |
121 |
八、我國因應之道 |
122 |
陸、結語 |
125 |
139-193 邵允鍾(final) |
139 |
《歐美研究》第四十八卷第一期 (民國一○七年三月),139-193 |
139 |
壹、導言 |
140 |
貳、歐盟價值秩序與會員國憲政秩序的交互影響關係 |
142 |
參、哥本哈根政治標準的起源與沿革 |
146 |
一、法西斯西班牙的會員國資格申請案與政治標準的濫觴 |
146 |
二、歐洲統合的再興與共同體的第一次擴張 |
147 |
三、第三波民主化的先鋒與共同體政治標準面臨的首次挑戰 |
148 |
四、歐盟東擴與哥本哈根標準的誕生 |
151 |
五、領土爭議、族群衝突與睦鄰要件的演進 |
153 |
六、政治標準與「執行歐盟既有法律的能力」之內在關聯 |
155 |
肆、歐盟內部就加盟審查之權限分配 |
157 |
伍、哥本哈根政治標準之具體執行:形式、內容與方法 |
158 |
一、審查重心在於日常實踐而非紙上規範 |
158 |
二、政治標準優先於經濟標準 |
160 |
三、申請國嚴重且持續破壞歐盟政治價值時凍結加盟談判 |
162 |
四、法治與人權標準在「執行acquis之能力」審查中之具體化 |
165 |
五、2015年擴張策略報告的革新 |
167 |
(一) 法治標準:以司法改革為例 |
168 |
(二) 人權標準:以媒體自由為例 |
168 |
陸、哥本哈根政治標準執行上的缺失及可能的改善途徑 |
169 |
一、瑕瑜互見的審查成效? |
169 |
二、新會員國國內的憲政危機 |
170 |
(一) 忽略憲政制衡結構的多數決至上原則 |
172 |
(二) 國家遭特殊利益團體把持 (state capture) |
174 |
三、歐盟執行哥本哈根政治標準之缺失及可能改善之道 |
176 |
(一) 加盟談判過程中忽略公民社會之培力 (empowerment) |
177 |
(二) 推動談判時程過於躁進 |
179 |
柒、結論 |
180 |
後台 1 歐美研究投稿須知 (48.1) |
195 |
注意事項 |
195 |
後台 2 Information for Authors (英文投稿需知)(48.1) |
196 |
後台 3-4 出版品list(48.1) |
197 |
一、專書 |
197 |
二、《歐美研究》期刊 |
198 |
《歐美研究》為季刊,於每年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出刊,一年四期。 |
198 |
三、訂購辦法 |
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