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76 / 200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76 / 200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76

歐美研究

發通常也源自於政治菁英的內部鬥爭。同時,由於多數公民政治冷

感,民粹政治的源頭並非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而是菁英團體與上層

中產階級

(

upper middle class

)

(

Ekiert, 2012: 75-76

)。

Bojan Bugarič

正確指出,強化中東歐國家公民社會的當務之急

在於政治生活本身的民主化,僅僅政治體制的民主化不足以竟其功

(

Bugarič, 2015: 243

)。政治不該只是職業政治家與富商巨賈的閉門

遊戲,而是一般公民皆能參與的開放過程。在此同時,公民的政治

教育亦應受到更多重視。如果大多數公民無法理解憲政主義制度設

計對於保衛自由民主的必要性,則反自由主義的民粹政治便隨時有

一躍成為政治主流的可能性

(

Bugarič, 2015: 232

)。

三、歐盟執行哥本哈根政治標準之缺失及可能改善

之道

指責歐盟在加盟審查過程中只將注意力集中在紙上的法律與

制度改革,並非公允的批評。

如前所述,歐盟亦十分重視哥本哈根標準所要求的政治價值是

否在日常生活中被貫徹實踐。然而同時無可否認的是,恰恰是在實

踐的層次上,除了於年度國別審查報告中忠實記錄加盟申請國在民

主、法治、人權面向的進步與退步,以及與此相應提供或凍結財政

補助,

32

歐盟欠缺更有效督促申請國貫徹改革的手段。

尤其透過檢討新會員國憲政危機的政治、經濟、社會面結構性

因素,可知歐盟於執行哥本哈根政治標準時至少有兩個關鍵缺失:

一、加盟談判的過程中未能同時強化加盟候選國之公民社會體質;

32

關於財政補助作為督促加盟申請國進行政治改革的手段,可參見洪德欽

(

2006:

217-218, 243-244, 249; 2010: 142

)

的詳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