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72 / 200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72 / 200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72

歐美研究

不至於因為會員國的憲政倒退而受到損傷,那麼至少正確評價加盟

申請國的憲政制度穩定性便是歐盟加盟審查機關責無旁貸的重要

任務。

依筆者之見,歐盟至今的加盟審查實踐,並未充分關照加盟申

請國公民的一般民主素養及其公民社會的強度,然而此二者卻對一

國憲政制度的穩定性有決定性影響。正好是在此兩個範疇,許多中

東歐國家仍有極大進步空間:就公民民主素養而言,在爆發憲政危

機的會員國中,民主仍傾向被單純理解為多數決,憲政主義所要求

的法治與權力制衡相對受到忽略。就公民社會的強度而言,許多中

東歐國家的社會力仍無法與菁英的政治權力相抗衡。以下分述之。

(

)

忽略憲政制衡結構的多數決至上原則

2000

年後發生明顯民粹反撲

(

populist backlash

)

的中東歐國家

如波蘭與匈牙利,無獨有偶都屬於受客觀政治環境所限,未能於民

主轉型初期徹底實施人事除垢

(

lustration

)

的國家

(

Rupnik, 2007:

21

)。在這些中東歐國家中,共黨政權垮台後的民主化工程若非藉由

共黨政權與民主異議人士間的妥協而實現

(

Rupnik & Zielonka,

2013: 18; Sonnevend, Jakab, & Csink, 2015: 39

),便是由共黨政權

內部的改革派所推動。

27

基於這樣的政治條件,前共黨政權的政治

與法律責任無法獲得合理澄清

(

Sólyom, 2015: 7

)。

當伴隨著民主化而同時進行的經濟改革,包括國有企業的民營

化以及計畫經濟體的市場化過程中發生貪污及官商勾結情事,公民

的失望不滿便反映在執政黨的選票之上。公民對民主改革政府的不

27

例如在羅馬尼亞,民主轉型的過渡期由共黨官員

Ion

Iliescu

領導的救國陣線

(

Na-

tional

Salvation

Front

,羅馬尼亞語:

Frontul

Salv

ă

rii

Na

ț

ionale

,簡稱

FSN

)

成立

臨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