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歐美研究
多注意力。就例如在科索沃,歐盟從
2010
年起藉由穩定與交往程
序對話機制
(
Stabilisation and Association Process Dialogue; SAP Dia-
logue
)
下的「公民社會對話平台」(
SAP Civil Society Dialogue
)嘗試
直接聆聽公民社會的政策意見
(
Commission, 2010: 8; TACSO,
2010: 1-7; Verheij, 2010: 87-91
),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歐盟
與公民社會的對話則由
2011
年啟動的「關於司法改革的有序對話」
(
Structured Dialogue on Justice
)
獲得實現
(
Commission, 2011a: 11;
EU Delegation to Bosnia and Herzegovina, n. d.: 3
)。
不過即使如此,歐盟為加盟候選國公民社會培力的相關措施仍
有進一步改善空間。首先,歐盟至今仍然欠缺一套能將公民社會整
合進加盟談判程序的長期策略規劃,蓋從現實政治的角度而言,加
盟候選國的政治菁英有強大動機將其本國之公民社會團體排除於
加盟談判之外,壟斷談判程序
(
Kmezić, 2015: 26-27
)。再者,
IPA
框
架下對於公民社會團體的扶助方式,以往由於過度依循歐盟官僚行
政邏輯,公民社會團體必須耗費大量勞力時間撰寫計畫書爭取歐盟
補助,反而減損其推動改革的能量
(
Ergun, 2010: 514-516; Uzunha-
san, 2014
)。
值得注意的是,在歐盟與蒙地內哥羅目前正進行的加盟談判中,
歐盟已成功促使蒙國政府將該國之公民社會納入成為正式的談判
成員
(
Commission, 2016d: 9
)。而土耳其政變被弭平後該國公民社
會團體遭受強力打壓,歐盟為此創設了「
Sivil Düşün
(
Think Civil
)」
計畫,更彈性地為個別志願工作者提供免除繁複申請程序的金錢援
助
(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2017: 33; Youngs & Echagüe, 2017:
26
)。此些發展都顯示歐盟已經逐步找到更有效強化加盟候選國公民
社會的措施,值得後續研究持續觀察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