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研究季刊第46卷第4期 - page 582

582
歐美研究
業結構的機制,相互調和若非不可能,也必然相當曠日費時,造成
EU
在防治食品遭受惡意汙染行為的表現不如預期。
2013
年發生的馬肉事件是一椿值得深入分析和探討的個案,因
為漢堡和千層麵中的牛肉被混充馬肉,不僅證實了本文對於
EU
安治理成效的質疑,更是對過去近十年
EU
食安治理的震撼及諷
刺,意謂著無論是預警系統、危機中心,還是安全計畫,似乎都沒
有發揮作用。應予注意的是,馬肉事件在屬性上並非食源性疾病,
而是一種業者故意對消費者進行的詐欺行為,但除了財產法益的侵
害外,馬肉事件是否有可能被判定為惡意的汙染行為呢?依據前述
提及
WHO
關於惡意汙染食品的定義
21
似乎無法立即判斷「馬肉」
是否該當「其它實體物質」,同時究竟什麼是「汙染」也值得討論。
但進一步來看,若業者主觀上不具使消費者健康法益受損或死亡之
故意,一定不會是惡意的汙染行為。事實上,馬肉事件的犯罪行為
人並不是供應鏈中最前端階段的生產者,而是供應鏈中段的供應
商;調查發現羅馬尼亞有兩家屠宰場是法國加工業者
Spanghero
馬肉供應源。這些供應商主觀上知道會有不特定的多數消費者受影
響,但沒有使人受傷或致人於死之故意,同時馬肉本身並非威脅衛
生安全的物質。因此,以馬肉混充牛肉的行為不是
WHO
定義的惡
意汙染食品行為,但也不是傳統類型的食品詐欺犯罪,因其受害人
遍及歐洲,為不特定的多數人且結果衝擊到整個歐洲市場的交易秩
序和穩定。文獻指出,肉品供應業者,尤其是英國的牛肉相關產業
受到整整一年的衝擊,業績下滑;而豬肉相關產業也未能倖免
(
Butler &
Smithers,
2014
)。執委會思前想後,最終頒布「五點行動
計畫」(
5-Point
Action
Plan
),以短、中、長期為據,擘畫政策來因
21
詳見本文註釋
1
I...,572,573,574,575,576,577,578,579,580,581 583,584,585,586,587,588,589,590,591,592,...XVIII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