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俾斯麥模式社會保險制度?
391
長。報告書認為,法定健保承載的社會重分配功能不應僅由受僱勞
工以薪資保費來承擔,毋寧應由總體社會共同承擔,因此應擴大被
保險人範圍將全民納入,或擴大費基將薪資以外的所得納入。就
此,報告書提出「全民強制加入社會保險」以及「健康捐」
(
Gesundheitsprämien-Modell/Kopfpauschale
) 兩 種 改 革 方 案
(
Bundesministerium für Gesundheit und Soziale Sicherung, 2003:
147-176
)。
「全民強制加入社會保險」模式是建議將法定健保被保險人範
圍擴及全民,包括目前尚無投保義務的公務人員、自營工作者均應
強制投保,並將費基擴及至稅基相同範圍,包括薪資以外各種執行
業務所得或資本利得等均應納入費基,法定健保以外的附加醫療保
險市場,則留給商業保險業者;「健康捐」模式則是將保費與薪資
完全脫勾,每一保險人所屬之每位成年被保險人均應繳納同一額度
保費,家庭所得不足之被保險人,由政府補助其保費,而由於複數
保險人彼此間存有營運效能的競爭關係,所以不同保險人可以在法
定費率範圍內訂定不同的保費費率。據此模式,法定健保僅具有健
康風險分攤功能,不再具有社會重分配功能,社會重分配的任務,
完全交由國家以稅收補助經濟弱勢者保費來承擔。在委員會討論
中,大體上持左派立場者支持前者,右派立場支持後者,最後未能
作出結論,政府亦未作成政策決定。
2007
年健保改革部分採納全民
納保模式,立法者一方面明文規定全民均有投保義務,以達全民保
險之目標,不過並未強制全民投保社會保險,而是以「商業保險社
會法化」的模式,讓商業保險承擔部分社會安全的功能,保留社會
保險與商業保險並存的傳統;另一方面仍保留傳統薪資保費,再新
增帶有健康捐色彩的附加保費
(
Zusatzbeitrag
)
(
Hänlein & Tennstedt,
2012: 103
),詳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