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歐美研究
受度,針對已開發國家對於「區域」制度關切之問題,在聯合國秘
書長倡議下展開協商
(姜皇池,
2004b: 890-891
)。最後,於
1994
年通過關於執行
1982
年
12
月
10
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
11
部
分的決議和協定
(
Agreement Relat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t
XI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of 10
December 199
2,簡稱深海床協定)。
22
深海床協定具有高於公約第
11
部分之優先地位,
23
兩者之間亦應一體適用。
24
深海床協定於
1996
年生效,構成公約第
11
部分「區域」規定的補充文件
(
Vidas
& Østreng, 1999: 301
)。而
1982
年公約通過,當時展現消極態度的
歐洲國家到深海床協定才改變其態度。詳言之,因深海床協定通
過,始接受公約的締約方,除了歐體本身之外,亦有協定生效當時
的
15
個歐體會員國中的
9
國,包含奧地利、比利時、法國、西德、
希臘、義大利、荷蘭、西班牙與英國
(
Sohn & Noyes, 2004: 14
)。
25
綜上,海洋法公約之整體架構,除了公約本文,更應包含兩份
重要公約——魚群協定和深海床協定。歐體本身分別於
1984
年
12
月
7
日簽署,
1998
年
4
月
1
日正式確認海洋法公約;於
1994
年
7
月
29
日簽署,
1998
年
4
月
1
日批准深海床協定,和於
1996
年
6
月
27
日簽署,
2003
年
12
月
19
日批准魚群協定(
United Nations,
2014b
)。
22
Agreement Relat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t XI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
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of 10 December 1992, adopted on 28 July 1994, en-
tered into force provisionally on 16 November 1992 and definitively on 28 July
1996, 33 I.L.M. 1309, UN Doc. A/RES 48/263
(
1994
)
[hereinafter Deep Seabed
Agreement].
23
Article 2
(
1
)
of the Deep Seabed Agreement.
24
Article 4
(
2
)
of the Deep Seabed Agreement.
25
其他非歐體國家包含阿根廷、澳洲、加拿大、智利、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
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