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研究》
第四十六卷第四期
(民國一○五年十二月),
563-602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食品供應鏈中惡意汙染行為之防治:
以美國、歐盟與國際組織的實踐為例
*
譚偉恩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40227
臺中市南區國光路
250
號
E-mail: jakobs
@
nchu
.
edu
.
tw
摘
要
本文對「食品供應鏈」進行研究與分析,說明何以在供應
鏈後端的惡意汙染行為較難預防,卻受害者範圍較小。反之,
在供應鏈前端的汙染行為並不容易得逞,惟一旦成功則往往造
成較為嚴重之損害後果。研究結果顯示,預防食品受到惡意汙
染行為的治理重點應聚焦在對「威脅」的控管;操作上,威脅
評估與關鍵管制點是值得考慮之治理途徑。鑑於現行全球食品
貿易自由化的趨勢與結構不可逆,食安風險必然不會消失,在
容許風險的概念下,建立預防威脅擴大和限縮損害結果的治理
機制,將是防治惡意汙染食品行為較為務實之辦法。
關鍵詞:
食品安全、食品供應鏈、食品恐怖主義、惡意的食
品汙染行為、威脅評估與關鍵管制點
投稿日期:
104.11.9
;接受刊登日期:
105.5.19
;最後修訂日期:
105.5.24
責任校對:蔡旻芳、游德怡、胡貴鳳
*
作者誠摯感謝兩位匿名審查人的寶貴指正,惟所有文責當由作者一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