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55 / 14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55 / 14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裴爾士難題以及邏輯情操

455

萬一這個探究者社群未來有一天停止存在,到時將不再有探究

者進行推論,則依據裴爾士的機率觀念,所有目前的探究者都將無

法有意義地應用機率到他們所做的推論上;因此個人會希望這個探

究者社群能夠持續地存在下去,希望未來會持續不斷地有探究者做

出推論來;這個希望也就是裴爾士提出的第三個邏輯情操。

這三個邏輯情操分別是「認同於探究者社群

(作為社群的成員

來進行推論)」、「同意可能存在有比自己所做的推論更為重要的推

論」以及「希望探究者社群持續地存在下去」。

簡言之,只要我們堅持住裴爾士的機率觀念,我們就能夠將這

三個邏輯情操的內容順利地汲取出來。儘管機率推論具有客觀有效

(裴爾士並未質疑這客觀有效性),但是根據裴爾士的機率觀念,

如果個人並未滿足某些條件的話,那麼個人就沒有正當性根據機率

來進行推論,也就是說個人所做的邏輯推論就不是「合乎邏輯性的」;

因為個人一生中所做的推論的數量是有限的,個人無法確定自己實

際上所做的推論的平均結果會接近於這些推論所屬的推論類型的

機率值。「合乎邏輯性」要求「進行推論者得抱持有這三個邏輯情

操」。裴爾士並未如蒯因所猜測的那般,將這些邏輯情操當成「邏

輯推論的有效性」的基礎,因為裴爾士在此所關心的是「合乎邏輯

性」,而不是「邏輯」,兩者必須仔細地區分開來。如此一來,我

們就釐清了「邏輯推論

(包括機率推論)」、「合乎邏輯性」以及「邏

輯情操」之間的關連。

不過「這三個邏輯情操與道德情操之間的關連為何?」仍是我

們需要考察的問題,因為裴爾士看起來是將這兩類情操混合在一起

論述,而使得這兩類情操之間的關係成為一個有待釐清的議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