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爾士難題以及邏輯情操
447
對裴爾士的解答方案;我們將會看見,他不僅重新表述了這個難題,
而且還提出了自己的解答與回應。筆者認為,他事實上乃是將此難
題挪用去服務於他自己的目的,他並未足夠恰當地去釐清裴爾士的
解答方案。
帕特南如此描述裴爾士提出的問題:
裴爾士提出的問題很清楚地顯示出,如果我們採取「機率即
是長期來看的相對頻率」的主張,處在此情境中的個人 [即
我們上述所假設的威廉] 知道的是一個跟「他應該如何做」
完全無關的事實。他知道,如果存在有相似於這個情境的一
系列情境,那麼他會在每
25
次中的
24
次得到永恆的至高幸
福,倘若他每次都選擇 [從
X
中抽牌] 的話。但是一個人只
能擁有一次永恆的至高幸福或無止境的痛苦不幸!他的問
題不是如何在每
25
次中的
24
次得到永恆的至高幸福;他的
問題是要在這次中得到這永恆的幸福。為何他應該 [從
X
中
抽牌]?
(
Putnam, 1987
:
82
)
6筆者認為,帕特南對這個問題的描述其實跟裴爾士自己的描述已經
有些許的差異。裴爾士所問的是「為何我們會認為威廉應該應用機
率觀念而從
X
中抽牌?」或「為何威廉會認為他應該應用機率觀念
而從
X
中抽牌?」,這算是知識論領域的問題;但是帕特南所描述
的這個情境下的威廉所面臨的問題變成是「威廉想要在這次抽牌中
得到永恆幸福,為何他應該理性地依據機率觀念而從
X
中抽牌?」;
這個問題在問的是「追求幸福與理性之間的關連」。我們將會看見,
帕特南其實已經將「個人主要只關心自己的幸福」這個帶有「自利」
色彩的主張預設在這個問題之中,這可部分地解釋為何他並不接受
6
事實上,裴爾士的例子中的那兩副牌各有
26
張牌,但是在帕特南的描述中的這兩
副牌各有
25
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