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44 / 176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44 / 176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44

歐美研究

語言這個有機體的「物理學與機械的法則」,顯然意在使語言的研

究能成為一門科學。

格林在《德語語法》中則追溯了古德語從希臘語、經由哥特語

到高地德語的發展過程,從而發現語言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雖然

會有語音變化的現象,但這些現象卻又遵循相當一致的法則。他發

現在印歐語的塞音中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發展,即普遍地有從「濁塞

音 」 (

stimmhafte

Explosivlaute

) 過 渡 到 「 清 塞 音 」 (

stimmlose

Verschlußlaute

) 再過渡到「摩擦音」(

Frikative

) 之「輔音轉移」

(

Lautverschiebung

) 的規律性,此種輔音轉移的規律性現象,後來也

被稱為「格林法則」。對於格林與

Bopp

的研究,洪堡特知之甚詳。

他於

1820

年在柏林學術院所宣讀的論文〈論與語言發展的不同時

期有關的比較語言研究〉中指出:

橫向的研究之所以可能,是因為一切民族都有相同的說話需

要與語言能力;縱向的研究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每一民族具

有獨特的個性。通過這種雙重的關係我們才會認識到,人類

構成的語言具有多大的差異,而每一民族構成的語言具有怎

樣的

[

結構

]

一致性。如果我們能以豐富多樣的個性形式闡明

[

人類

]

語言的理念

(

Idee

)

,同時又能從普遍的角度和相關民

族的角度揭示各民族的語言特性,那麼,我們對

[

人類

]

語言

和民族語言特性這兩者就都會認識得更加清楚。也只有用這

種方法,才能從根本上回答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對各種語

言能否像對植物分科立目那樣,根據其內在結構進行分類,

如果能,又怎麼來劃分。

(

Humboldt, 1905: 11

)

1

洪堡特在此意識到,如果我們期待歷史比較語言學能像「比較

解剖學」一樣,可以為各種語言提供「像對植物分科立目」一樣的

1

本段引文採取姚小平的中文翻譯,參見洪堡特

(

2011: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