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研究》
第四十五卷第二期
(民國一○四年六月),
139-225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http: //euramerica.org
身體姿態與語言表達:
論馮特的語言手勢起源論與
民族心理學理念
0
林遠澤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11605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
2
段
64
號
E-mail:
ytlinphi@nccu.edu.tw摘
要
本文將透過馮特在《民族心理學》中的語言手勢起源論,
論述語言表達的意義基礎,應在表情與手勢等身體姿態上。馮
特的意義身體姿態構成論源自十九世紀的語言哲學傳統,本文
因而也將追溯十九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語言心理學轉向,以
說明史坦塔爾對於洪堡特內在語言形式的心理學闡釋,如何影
響馮特嘗試將語言意義的可理解性,建立在基於民族共通感的
情感與身體表達運動之上。這些說明同時也將確立,十九世紀
的民族心理學,實已開創了文化科學之語言學奠基的思路。
關鍵詞:
語言手勢起源論、意義理論、身體姿態、民族心理
學、馮特
投稿日期:
103.3.17
;接受刊登日期:
104.3.4
;最後修訂日期:
104.1.5
責任校對:張文綺、林碧美、曾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