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81 / 15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81 / 15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不為人知的張愛玲

81

此,有別於僅正面肯定或負面看待兩本書的評論者,透過歷史材

料,本文想要指出的是:美援文藝體制

3

的框架既限縮張愛玲,但

也不能完全控制作家的思想。我仍相信,社會結構可以限制行動

者,但是社會結構也不能完全侷限行動者。我將這種書寫狀態稱之

為「不自由的自由書寫」,而張愛玲便是這種書寫的具體呈現。

貳、美援文藝體制下的翻譯與創作

一、美援文藝體制的形成

要理解《秧歌》和《赤地之戀》在美新處譯書計畫下的製作過

程,那便要先理解「美援文藝體制」如何介入臺、港作家的「文學

創作」,其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是:國際的政治權力如何介入希望追

求「文學自主」的作家心靈。

「美援文藝體制」配合美國外交政策而發展,就此而言,它具

有非常實質的政治目的,其主要的目的便是透過文藝宣傳促進美國

的外交政策。

1951

11

30

日,當時香港美新處文化部主任麥

加錫寫信給上級單位,提到一個好的譯書計畫能夠促進美國的外交

目標,而且能夠藉此影響臺、港和東南亞地區讀者的公共意見

(

public opinion

)。此外,便是針對中產階級,例如教師、知識分子

和其他大眾意見的形塑者,發表不同的意見。在這場文化冷戰中,

麥加錫看到的是「知識分子」,能抓住一個社會中的權力菁英、意

見領袖,也就能透過這些知識分子影響或是控制該社會或國家的動

3

所謂「美援文藝體制」這個概念並非筆者所獨創,而是受到陳建忠

(

2012

)

文章的

啟發,陳建忠認為「美援文藝體制」雖自域外移入,亦扮演和「國家文藝體制」類

似的制約作用,然而是一種「軟性體制」,促使臺灣文學的發展導向了有利於美國

(

或西方

)

的世界觀與美學觀,或是發展為將文學創作與社會變革區分開來的純粹美

學思考方式,其深入幾世代所形成的「集體無意識」,影響之深遠不可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