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20 / 15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20 / 15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20

歐美研究

後來的《赤地之戀》。

最後,該書以《赤地之戀》之名,於

1954

10

月由天風出版

社出版。所以後來研究者認知到的《赤地之戀》,都是在該書已經

出版之後,透過當時人事後追溯的回憶來認知,而無法得知《赤地

之戀》的身世之謎。比如宋淇說:「這一段時期,她正在寫《赤地

之戀》,大綱是別人擬定的,不由她自由發揮,因此寫起來不十分

順手」(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

2010: 30

)。這段話是宋淇於

1976

3

月發表在《明報月刊》的〈私語張愛玲〉,屬於事後的回憶。

此外,在〈張愛玲語錄〉中,主要記載

1954

1955

年鄺文美與張

愛玲的聊天話摘,在其中張愛玲多次提到《赤地之戀》的寫作過程。

例如「寫《赤地之戀》(英文) 真怨」、「英文《赤地之戀》,寫到

bedroom scene

(床戲)

我就寫不下去,好像都那麼

hackneyed

(陳腔

濫調)!」(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

2010: 51-52

)。鄺文美的話摘

提到的應是《赤地之戀》的

(英文版),所以在話摘裡,張愛玲對於

《赤地之戀》的抱怨是中文版完成後的英文版書寫。總此,並無提

及尚未出版前的《赤地之戀》是否名為《赤地之戀》,而透過史料,

我們得以知道《赤地之戀》的前身就是《告別朝鮮前線》。

中文版出版之後的《告別朝鮮前線》,在譯書計畫中就以《赤

地之戀》之名現身。例如

1955

7

15

日,

Robert J. Clarke

(擔

Reporting Officer

) 的譯書計畫資金報告中,提到《赤地之戀》的

部分如表

12

根據表

12

,可以看到譯書計畫中的《告別朝鮮前線》,已經改

以《赤地之戀》之名運作,之後的美新處公文中,也都只有《赤地

之戀》,而沒有《告別朝鮮前線》了,更可以說明兩書之間的延續

性。到了

1956

6

11

日,《赤地之戀》在友聯出版社發行英文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