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83 / 14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83 / 14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美國重返亞洲對中日兩國戰略競爭的影響

(

2011-2016

)

483

應的國家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做為回應。由於增加軍備是他們最終的

作法,也是最好和不得不的選擇,於是在彼此都選擇提升防衛態勢

與加強軍備的情況下,相互威脅的國家會產生戰略競爭

(

strategic

competition

),甚至是軍備競賽

(

arms races

)。也因此,戰略競爭與軍

備競賽可謂是相互威脅的國家之基於安全困境邏輯所造成的結果;

戰略競爭或軍備競賽的加劇又會惡化相互威脅國家之間的安全困

境問題。然而,證諸本文,中日兩國是在進行戰略競爭,而非軍備

競賽。茲說明於以下兩小節當中。

1.

戰略競爭與中日戰略競爭

本文所指稱的「戰略」(

strategy

)

一詞,乃是根據羅伯特‧阿特

(

Robert J. Art

) 教授對「大戰略」(

grand strategy

)

的界定而來,係指

「一個國家的領導者們清楚地知道他們的目標為何,並且能以最適

當的軍事力量來達成該目標」。換言之,大戰略即是「國家尋求處

理一個全範圍的目標,但它主要是以軍事手段完成;它是規劃著一

個國家如何運用軍事做為工具來實踐國家的外交政策目標」(

Art,

2003: 1-2

)。阿特進一步歸納指出,規劃與設計國家的大戰略也就是,

國家一方面必須思考它的基本利益

(

basic interests

)

為何,另一方面

必須思考如何運用軍事力量以適當地保護該基本利益

(

Art, 2003:

2

)。

12

準此,則本文所指稱的「戰略競爭」,乃指國家之間在若干

的目標與基本利益上存有相互競爭的關係,而它們主要是以軍事力

量為手段,而欲在該目標與基本利益上具有優勢。因此,有關強權

12

阿特之所以強調軍事力量的角色,不只是它能夠提供國家實質與具體的保護,同時

它也能夠產生「政治效應」,並且發揮「影響力」。然而,阿特也認為軍事並非是

唯一的工具,而是必須與政治、經濟、外交與意識型態等方法相互整合,如此以達

成最好的結果

(

Art, 2003: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