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87 / 14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87 / 14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美國重返亞洲對中日兩國戰略競爭的影響

(

2011-2016

)

487

銷;(

2

)

增加軍隊的規模與數量

(包含人員及武器);(

3

)

提升武器裝

備的質量等三項。歷史上軍備競賽的著名例子,包括第一次世界大

戰之前的英國與德國,以及冷戰時期的美國與蘇聯。軍備競賽之所

以發生的邏輯是可以被安全困境理論解釋如下:因為某一強權

(

A

國)

對其安全增加的尋求,同時也是對該國安全減少的形成,其關

鍵是該國的安全增加

(軍備擴張)

會造成另一強權

(

B

國)

的安全

減少,由於不安全感與遭受威脅,他國亦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軍備擴張),以反制該國所形成的安全威脅。而

A

國為反制

B

國的

反制,必須採取更大幅度與

(或)

更大速度的軍備擴張以為回應,

同樣的道理亦適用在

B

國身上。於是雙方便陷入不斷的軍備擴張與

競賽之中

(

Jervis, 1976, 1978: 167-170

)。

根據上述軍備競賽的定義,本文所觀察的中日兩國並無發生明

顯的軍備競賽,因此本文不以軍備競賽稱之。理由有二:首先,在

軍事預算開銷上,一則是日本的軍事開銷成長速度不若中國之快;

二則是中國的軍事開銷在

2000

年至

2015

年的

16

年間一直保持穩

定的成長,而日本卻在

2011

年至

2015

年的

5

年間呈現下滑的趨勢

(參照本文第三節第二項)。其次,在軍隊規模與數量上,根據外國軍

事網站全球軍力

(

Global Firepower; GFP

)

的統計顯示,不論是在常

備兵力人數、可動員人數或陸軍、海軍、空軍等各式武力的數量上,

中日雙方的實力仍存有一段的差距。

17

但是,北京與東京確實在以

下三個面向上出現競爭的態勢:第一、雙方都各自積極地在武器系

統上進行現代化與再升級,它們的目標是要比對方擁有更為優勢的

軍事力量。第二、中方在東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並且將範圍涵蓋了

釣魚臺列嶼;日方則以「軍事搭配政治與外交」為手段,藉由美國

17

有關中日兩國軍力的比較,參照

Global Firepower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