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708 / 77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708 / 77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708

歐美研究

on gender

)

之警訊

(

Korolczuk, 2014: 44

)。即便處於相對自由的狀

態,部分極端弱勢的個人,其尊嚴遭到踐踏的程度,似乎並不亞於

身處非常狀態下的各類弱勢族群。假設在自由狀態下尊嚴尚不如自

由受限者,公約第

3

條卻置之不理,則人權保障層級道理何在?亟

待國家履行積極義務以確保微眇尊嚴之特殊弱勢,可能主張不受歧

視或平等權,或是尋求人性尊嚴之尊重。尊嚴能夠指望的最強保

障,當推公約第

3

條,即使第

8

條同樣可能達成對國家究責之效。

國家對於國境之內遭受社會排斥或欺凌者,究竟應負何等積極義

務?

二、公約第

3

條間接水平效力的開展

原則上,歐洲人權公約第

3

條之適用一旦成立,則國家並無評

斷餘地,必然構成違反公約。在積極義務的開展下,重點不僅在於

3

條「是否適用於個案」,

68

更可能需進一步審酌「國家行為是

否滿足第

3

條要求之積極義務」。

69

為研判第

3

條於個案中是否成

立,歐洲人權法院往往經過一番比例原則的實質論證,而非僅程序

問題審查。該條文共含五項元素:酷刑、非人道、侮辱、待遇、處

罰。鑒於法治國原則,處罰限於經司法裁決之懲罰,而待遇則不必

然為國家行為

(

Reidy, 2003: 11-17

)。前文已略及,當公約第

3

條課

責國家積極義務時,可能對私人產生間接水平效力。為使公約保障

實質有效,不致淪於「理論或虛幻」,

70

國家因此必須在合理可及

範圍內,有效預防、調查、起訴並懲處私人違反禁令之舉

(林鈺雄,

68

Eur. Court HR,

Tysi

ą

c v. Poland

,

supra

note 12, at § 66.

69

Eur. Court HR,

Eremia v.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 no. 3564/11, 28 May 2013, §

55.

70

Eur. Court HR,

Airey v. Ireland

, 9 October 1979, § 24, Series A no.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