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
歐美研究
入私人關係中的弱勢保障,透過歐洲人權公約的「水平效力」
(
horizontal effect
),在公約第
8
條
(私人與家庭生活受尊重權)
的背
後,築起一道最難逾越的圍牆。
歐洲人權公約之水平效力概念,源自德國法之「第三人效力」
(
Drittwirkung
),為歐洲人權法院確立於
1981
年,
10
使公約效力及
於私人間行為
(
Sudre, 2005a: 241-242
),實則透過國家積極義務
(
positive obligations
)
(
Akandji-Kombé, 2007: 14-16
),要求國家積極
採取措施以排除私人間權利侵害。然而,若謂德國法之第三人效力
直接及於私人,則由歐洲人權法院判決所產生之水平效力,卻僅得
課責國家積極義務或我國憲法理論慣用之「國家保護義務」,使效
力間接及於私人,因此學界亦稱之為「間接水平效力」(
indirect
horizontal effect
)
(
Engle, 2009: 166; Garcia, 2008: 416
)。相對地,即
使實例有限且理論上尚存爭議,
11
若為內國法院直接適用歐洲人權
公約規範裁判私法爭訟,則公約此時即具有直接水平效力
(
Spiel-
mann, 1995: 18
)。惟約莫十年前,學者仍強調,相對於其餘公約條
款,公約第
3
條仍以垂直效力為主,間接水平效力案例甚為有限
(
Sudre, 2006: 15-16
)。
然而近十餘年來,歐洲人權法院對公約第
3
條之效力似乎另有
考量。
2007
、
12
2011
及
2012
年三件波蘭志願終止妊娠爭議相關判
決,牽涉歐洲敏感議題,即使大多數國家志願終止妊娠皆合法,但
10
Eur. Court HR,
Young, James and Webster v. the United Kingdom
, 13 August 1981, §
49, Series A no. 44.
11
較常見者為法院依公約規範與先例解釋內國法,亦即間接適用公約。理論爭議參
見如
Collins
(
2014
)
。
12
Eur. Court HR,
Tysi
ą
c v. Poland
, no. 5410/03, 20 March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