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6
歐美研究
軍事武裝以避免日本對中國造成刺激與威脅。
5
準此,美國在東亞
的駐軍對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略競爭與安全困境具有一定的穩定作
用。然而本文卻認為,極為弔詭地,此一雙重的壓制力量已經被兩
股力量所挑戰——其一是北京正在快速進行的軍事現代化與軍備擴
張;其二是東京所推動集體自衛權解禁與新安保法案通過。前者乃
源自於中國經濟與軍事實力的提升;後者則是來自於日本自我的推
動,以及美國的允許與支持。也因此,傳統上被認為是最具有抑制
中日兩國發生軍事衝突的美日安保體制,在美國尋求強化與日本的
軍事合作,並且鼓勵它重新定位其安全政策之際,華盛頓則是鼓動、
激化了北京與東京兩者走向軍事衝突的一端。換言之,華盛頓對北
京與東京之間的戰略競爭與安全困境影響,已從原先的「緩和作用」
轉換成為現今的「激化作用」。
事實上,以上的轉折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時空環境變遷——北
京在經濟與軍事上的崛起。柯慶生的分析是在
1990
年代末期
(
1996-2000
)
所為,當時北京與華盛頓及東京在經濟規模與軍事經
費投注上皆有明顯的差距。但是到了
2011
年至
2016
年此一時期,
北京在軍事預算上雖仍然落後華盛頓許多,但在經濟規模上則直追
華盛頓;而北京在經濟規模與軍事預算上則是雙雙地超越了東京。
首先在經濟方面,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顯示,
1999
年時,美國為世界
5
Christensen
(
1999: 49
-
80
)
.
持相同看法的還有
Michael Mastanduno
(
2002: 197
)
。在
對日本的部分,若干學者即提出「瓶蓋理論」
(
bottle cap
)
與「蛋殼理論」
(
egg
shell
)
的比喻,用以描述美國壓制日本再軍事化的強大潛力,或是美國支持日本發展軍力,
但必須是在它的保護之下
(
Christensen, 1999: 62, 2011: 236
)
。事實上,美日同盟是
一個極為特殊型態的軍事同盟,華盛頓一方面希望建立美日同盟,但另一方面不希
望日本過於強大。同盟本身由美國主導即可,如此中日之間的安全困境與戰略競爭
自然會受到壓制。因為一個軍事力量強大或再軍事化的日本,反而會刺激中國,如
此既不利於日本,也不利於美國,
Michael Beckley
(
2015: 20
-
21
)
認為美國可以藉此
避免陷入同盟的糾結
(
entanglement
)
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