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4
歐美研究
北京會視這些作為都是日本的「再軍事化」,其目的便是要牽制中
國走向遠洋的發展,讓日本在東亞地區取得地緣政治上的優勢。以
「尖閣諸島之購買」為例,日方的作為確實嚴重地侵犯了中國所謂
的核心利益——主權與領土的統一完整。至於其他「集體自衛權解
禁」與「新安保法案通過」兩項,雖說東京表示是為了自己的國家
安全所做的規劃,非特別針對某單一國家而定。但就北京而言,日
本尋求國防軍事的正常化與自主性雖非準備「再一次侵略中國」,
但其對中國的海洋發展確實會構成相當程度的影響與限制。於是中
方必須質疑日方的作為,同時做出相對應的反制措施。相對地,從
日本的角度來說,其最質疑且最擔心的便是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以
及中國經略遠洋的企圖。東京擔心,中國海軍實力的提升將會衝擊
到日本的利益,特別是雙方在釣魚臺列嶼的主權歸屬上有所爭議。
19
因為歷史遺緒與民族主義情感的關係,東京理當自知其成為中國海
軍之假想敵的機率很高;又因為美日同盟的關係,日本亦是無法自
外於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的戰略競爭
(蔡增家,
2012
)。
二、新問題之一:武器系統發展上的競爭
根據軍備競賽的定義,再以中日雙方的軍事開銷與軍隊規模來
看,我們難以界定兩國正在進行軍備競賽
(參照本文第二節第二項
之二)。但是,細究雙方軍事現代化的作為時,特別是他們所購置與
發展的武器系統,則不難發現雙方其實都在防範著對方,並且希望
在東亞地緣政治上擁有比對方更大的影響力與更優越的控制權。
首先,就軍事開銷的總額來說,從圖
3
可以看出,美國依舊是
19
當然,中國的目標也是指向美國。因為美日同盟的關係,美日雙方在東海的利益上
有高度的重疊性
—
指向日本即指向美國,指向美國即指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