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28 / 176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28 / 176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228

歐美研究

壹、前言

濟慈 (

John Keats

) 是個敘事型的詩人 (

narrative poet

):說故事

(

story

-

telling

) 是濟慈寫詩的主要創作方式及其成就處。在其詩〈睡

與詩〉(

“Sleep and Poetry”

) (

1817

),濟慈有如下的詩行:「閱讀一

個永遠在改變的故事 (

The

reading

of

an

ever

-

changing

tale

)」(第

91

行)。

1

此一詩行表明了他對敘事與人生經驗之間關係密切的觀念。

而濟慈用敘事手法探討詩人本體或詩人身分 (

poetic

identity

), 即詩

人角色的本質與發展,與其對此身分的認同和自我呈現。

於此,首先得處理兩個概念:(一) 何謂敘事?(二) 何謂本體或

身分 (

identity

),抑或代言之為特徵?此兩個概念為此論文的主軸,

由此主軸再開展與推進本論文的主題:抒情敘事詩與濟慈之詩人本

體的認同。當今敘事學的權威性專家之一杰若‧普林斯 (

Gerald

Prince

) 在其《敘事學辭典》(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 中,如此

界定「敘事」一詞:「由一位、二位或多位的敘事者 (

narrator

) 對

一位、二位或多位的聽眾(或讀者)(

narrate

) 敘述 (

recounting

) 某

件或多件真實的、或虛構的事件」。此處普林斯所謂的敘述指的是

敘事的產品或是過程、受物 (

object

) 與行為 (

act

) 間的關係、結構

與構築的過程 (

structuration

) (

2003

:

58

)。

2

另位執牛耳的敘事學家

米可‧芭爾 (

Mieke

Bal

) 雖未在其《敘事學》(

Narratolog

y

) 裏清楚

定義「敘事」,但她卻廣納性地闡論,以為一個「敘事」有三個元

1

所有本文所引用的濟慈之詩文行數,均與英文標準版本傑克‧史令傑

(

Jack Stillinger

)

所編訂的《約翰‧濟慈詩作全集》

(

John Keats: Complete Poems

)

(

1982

)

相同;唯中

譯處由本文作者翻譯。以下簡稱史令傑版本。

2

原文:

“The representation

(

as product and process, object and act, structure and

structuration

)

of one or more real or fictive events communicated by one, two, or

several

(

more or less overt

)

narrators to one, two, or several

(

more or less overt

)

nar-

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