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歐美研究
氣候變遷政策的重要性自是無與倫比。在前文對於各家確證氣候模
型方法論的批判雖表示了不易由模型求得理論或假說的真值,僅能
做部分的、局部的確證。但需提醒的是,這並不表示模型的因素不
是實在的個體,除特設假設、輔助假設等建模過程中因事制宜的因
素之外,諸如大氣環境的變數、甚至是個別的物理定律皆有一定的
真實性,存在或成立於現實世界中。故其中之關鍵不在於個別因素
的真值,而是如何應用所有已知的科學知識去組織因素而建構出良
好的模型。治大國如烹小鮮,模型建構亦然。鮑曼
(
Boumans, 1999
)
的模型建構「食譜」說
(
recipe account
)
與卡特萊特
(如
Cartwright
& Hardie, 2012
)
將起因結構比喻為「起因蛋糕」(
causal cake
),皆
表示了模型建構者需發揮其技藝將相關因素治成,以建構出符合說
明、預測或表徵目的的裝置。
不論是在科學界或是在哲學界,未能指出起因結構或機制的學
說常有「黑盒子」之譏。但是由氣候模擬模型的個案觀之,即便是
我們對現象系統的理解僅有部分的因果知識,對科學家而言,這般
部分的知識已經足夠形成科學界對全球暖化的共識:地球均溫上升
的事實是由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所造成。故模型作為分析工
具,以「經驗適切性」可以說明模型在經驗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目的適切性」可以解釋模型的工具價值。更重要的是,這些實作
的討論表示了科學研究可由模型或建模的過程中獲得科學知識與
現象的理解。「從模型中學習」(
learning from models
)
(
Morgan &
Morrison, 1999
)
也許是科學家們使用模型作為啟發工具最重要的
原因。在建模與分析的創意、操作與試錯過程中,逐漸地建立真實
的假說,接近真實的現象,我們因此可對於如氣候模型般的開放複
雜體系的研究有更積極樂觀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