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歐美研究 壹、引言:關於「貝克特式我思主體」 「貝克特式我思主體」(le sujet du Cogito beckettien) (Badiou, 1995: 35) 一詞不僅涉及到阿蘭・巴迪歐 (Alain Badiou) 在哲學場 域中針對笛卡兒 (René Descartes) 「我思」(le cogito) 概念,即「我 思考,所以,我存在」(je pense, donc je suis) 內涵的反抗,同時也 關係到巴迪歐自己在藝術場域中針對他自身「我思」概念內涵的嶄 新創造。 巴迪歐在哲學場域中反抗笛卡兒「我思」概念,而這種反抗主 要是針對笛卡兒「我思」概念所涉及的一種形而上學的「一」的標 準力量 (puissance normative de l’Un) (Badiou, 1998b: 25),而後者正 是巴迪歐本體論,即一種「多的本體論」(l’ontologie du multiple)1 之 核心概念的「多」(le multiple)2 所意欲抵抗的對象。 巴迪歐曾在《存有與事件》(L’Être et l’événement) 一書開頭, 標題名為〈沈思 1、一與多:所有可能本體論的先天條件〉 (“Méditation Un. L’Un et le Multiple: conditions a priori de toute ontologie possible”) 中表明,在被構思為存有歷史的形而上學之起源 1 巴迪歐的「多的本體論」本質上只有「多」,它全面反抗從形而上學以來就已存在的 「一」,巴迪歐也稱自己的「多的本體論」為「無一的多的本體論」(une ontologie du multiple «sans-Un») (Badiou, 1988: 36)。 2 與法比恩‧塔里比 (Fabien Tariby) 的訪談,收錄於《哲學與事件》(La Philosophie et l’événement)中,巴迪歐曾表明:「我的本體論立場就是作為存有之存有 (l’être en tant qu’être) 是一種純粹多樣性 (multiplicité pure),存有明顯地是由各種元素所組成,但 是,這些元素都是多樣性,這些多樣性它們自身也都是由多樣性所組成,我們將達到 一種臨界點,而這種臨界點絕對不會是一 (l’Un)」(Badiou, 2010: 126),因此1999年 在波爾多 (Bordeaux) 所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便以「阿蘭‧巴迪歐:思考多」(Alain Badiou: penser le multiple) 為標題,這個標題點出「多」才是巴迪歐本體論思想的核 心 (顏彗如,2021: 114) 。此外,這場研討會的論文都收錄在《阿蘭・巴迪歐:思考多》 (Alain Badiou: Penser le multiple) 一書中 (Ramond, 2002)。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