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歐美研究 音,這樣的權力的確非同小可。然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推特原本 只是短暫關閉川普帳號,卻在帳號恢復後隨即發現川普支持者繼續 透過留言煽動以暴力方式阻止拜登就任 (Conger & Isaac, 2021)。而 推特及臉書等平台早自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開跑即紛紛加強把關 取消內容不實貼文,招致川普擁護者紛紛轉往極右派人士愛用的 Parler 應用軟體,使其短期內突破一千萬大關。然而在國會山莊事 件後,谷歌、蘋果、亞馬遜皆以Parler 內散布的貼文設計鼓動暴力 集結為由,將其下架 (〈誰才是言論自由〉,2021)。未來數年,川 普、推特、臉書、谷歌、蘋果、亞馬遜,以及Parler 等掌控了巨大 資訊與資源的巨頭,彼此間的法律戰將精彩開打,然而人民與民主 卻並不在這幅亂鬥圖中。 可以預期,交戰的每一方都會高姿態捍衛「真正的言論自由」。 然而一如前文指出,放置在真空中的「AI 與民主」議題是個假議題, 因為民主運作健全的社會中所發展出來的 AI 與已經被新自由主義 化了的社會所發展出來的AI 並不可同日而語。同樣的道理,當今日 由 AI 驅動的社群平台面臨禁川普帳號也不是、不禁也不是的困境 時,「言論自由」也同樣是個假議題,因為相關討論並未被放置在 民主體制本身早已嚴重歪曲失衡的認知中進行。在民主政治正常運 行的社會中,涵納不同聲音立場的輿論空間本是存在於公開透明的 「公」領域中的;而個人偏好與隱私則是存在於沒人能夠竊取的 「私」領域且受到良好保護的。唯有如此,資訊的傳遞才能免於受 到利益相關人等的操弄。在早已被新自由主義化了的失衡的民主體 制中,「公」領域的座落點跑到了以討好股東為目標的私人企業, 而原屬「私」領域中的個人隱私卻被「單方面公共化」分享給這些 企業 (即「你的就是他的,但他的並不是你的」)。當所謂「公」領 域中的資訊流動是依照私人企業從「私」領域挖掘取得的隱私資訊,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