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首頁 > 研究人員> 兼任研究人員
  • A+
  • A
  • A-
研究人員 兼任研究人員
    1. PRINT

    2. BACK

  • 發布日期:2025/02/06
    更新日期:2025/03/11
單德興
  • 職稱:兼任研究員
  • 電話:+886-2-37897247
  • 傳真:+886-2-27827616
  • 電郵:thshan@sinica.edu.tw
單德興

主要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 (1986)
  •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 (1980)
  • 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學士 (1976)

主要經歷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2025.2- )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10.7- 2025.1)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1994.2-2010.7)
  • 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1986.8-1994.1) (1991年8月易名為歐美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3.7-1986.7)
  •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族裔研究學系訪問學人(國科會第四十三屆出國研究獎助暨2005-2006年度傅爾布萊特資深學者赴美研究獎助) (2005.8-2006.8)
  • 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暨社會學系訪問學人(國科會第三十六屆出國研究獎助) (1998.8-1999.8)
  •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1994.8-1995.8)
  •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英文暨比較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傅爾布萊特博士後赴美研究獎助) (1989.8-1990.8)
  • 【教學】
  • 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座教授(2006-2007)
  •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2000-2005)
  •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1997-2005)
  •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英文暨比較文學系兼任教師(1990春季班)

研究主題

  • 英美文學
  • 比較文學
  • 文化研究
  • 翻譯研究

學術服務

  • 國立政治大學《文山評論》國際顧問 (2023.08- )
  • 東吳大學翻譯期刊《譒》諮詢委員 (2022.08- )
  •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英美文學評論》諮詢委員 (2022.01.01-2023.12.31)
  • 國立政治大學世界校友總會第一屆資深顧問 (2020.10-2024.10)
  • 美國夏威夷Making Waves Films LLC拍攝華裔美國作家張純如紀錄片“Iris Chang: Driven”之史實與學術顧問 (2020.07- )
  • 香港中文大學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決審評判 (2020.08)
  •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諮議委員 (2015, 2017)
  •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顧問 (2014.11.03~2016.07.31)
  • 中山大學「余光中人文講座」諮詢委員會委員 (2013.08-2018. 07)
  •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諮議委員 (2013.01-2014.12)
  • 〔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學門編審委員會委員 (2011.01-2014.12, 2023.08-2026.07)
  •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第十屆、第十一屆國內地區諮議委員 (2010.06-2013.05, 2013.06-2016.05)
  • 《歐美研究》季刊主編(2009.8-2012.7)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2009.8-2012.7)
  •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第十九屆理事長(2008.6-2010.6)
  •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JTAS) 諮詢委員(2008.1- )
  • 國立編譯館《編譯論叢》諮詢委員(2007.9-2012.4)
  • 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編輯委員(2007.7-2008.6)
  •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諮議委員(2007.1-2009.12)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所長(2006.8-2009.7)
  • 聯經出版公司《思想》季刊編輯委員(2005.1-2009.11)
  • 《歐美研究》季刊編輯委員(2004, 2007-2008)
  • 香港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審查人(2005-2009)
  • 《中外文學》月刊編輯委員(2003.1-2006.4)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所長(2002.5-2003.7)
  • 《英美文學評論》主編(2002.1-2004.3)
  • 《英美文學評論》編輯委員(2001.4-2004.3, 2008.1-2008.12)
  •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第六屆理事長(2000.1-2001.12)
  • 亞洲的美國文學計畫 (Member, Project o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Asia, with Professor Paul Lauter as the Coordinator) (2000- )
  •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經典譯注計畫英美文學小組召集人(1998.2-1998.8)
  •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科會外國文學學門召集人(1996.10-1997.12)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人文組組主任(1995.9-1998.8)

學術榮譽

  • 科技部 108 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2020)
  • 國立政治大學105學年度傑出校友(2017)
  • 教育部第五十四屆學術獎(2010)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1996, 2002, 2009)
  • 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屆金鼎獎「一般圖書類個人獎:最佳翻譯人獎」(2006)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獎與專題研究計畫補助(1995 迄今)
  • 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研究獎助金(1989-1990, 2005-2006)
  • 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文組首獎(1993)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優等獎(1990, 1992, 1993)

著作目錄

論著

  • 單德興(2025)。《翻譯與傳播》。台北:書林 。568頁。
  • 單德興(2022)。《從文化冷戰到冷戰文化:《今日世界》的文學傳播與文化政治》。台北:書林 。251頁。【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10年第二期專書補助】
  • 單德興(2020)。《訪談的技藝》。高雄: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120頁。
  • 單德興(2019)。《翻譯家余光中》。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351頁。
  • 單德興(2019)。《跨界思維與在地實踐:亞美文學研究的多重視角》。台北:書林。352頁。
  • 單德興(2016)。《翻譯與評介》。台北:書林。264頁。
  • 單德興(2016)。《翻譯與脈絡》。精裝修訂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20頁。
  • 單德興(2013)。《論薩義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345頁。【此書係《薩依德在台灣》簡體字修訂版】
  • 單德興(2011)。《薩依德在台灣》。台北:允晨文化。511頁。
  • 單德興(2009)。《翻譯與脈絡》。繁體字增訂版。台北:書林。337頁。
  • 單德興(2009)。《故事與新生:華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10頁。
  • 單德興(2008)。《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73頁。【獲國科會97年第一期人文學專書補助】
  • 單德興(2007)。《翻譯與脈絡》。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39頁。
  • 單德興(2006)。《「開疆」與「闢土」──美國華裔文學與文化:作家訪談錄與研究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325頁。
  • 單德興(2006)。《重建美國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408頁。
  • 單德興(2001)。《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台北:書林。317頁。
  • 單德興(2000)。《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411頁。

翻譯

  • 單德興(2013)。《格理弗遊記》普及版 (Gulliver's Travels)。Jonathan Swift 原作。台北:聯經。376頁。【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成果】
  • 單德興(2011)。《虛空粉碎:聖嚴法師話頭禪法旨要》( Shattering the Great Doubt: The Chan Practice of Huatou) 。聖嚴法師原作。台北:法鼓文化。203頁。
  • 單德興(2009)。《無法之法:聖嚴法師默照禪法旨要》(The Method of No-Method: The Chan Practice of Silent Illumination)。聖嚴法師原作。台北:法鼓文化。172頁。
  • 單德興(2006)。《禪無所求:聖嚴法師的〈心銘〉十二講》(Song of Mind: Wisdom from the Zen Classic Xin Ming)。聖嚴法師原作。台北:法鼓文化。267頁。
  • 單德興(2005)。《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 Interviews with Edward W. Said)。Gauri Viswanathan 編輯。台北:麥田,2005年2月,712頁;簡體字版《權力、政治與文化:薩義德訪談錄》,新增〈譯後記〉,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1月,712頁。【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屆 (2006年) 金鼎獎「一般圖書類個人獎:最佳翻譯人獎」】
  • 單德興(2004)。《格理弗遊記》學術譯注版 (Gulliver's Travels)。Jonathan Swift 原作。台北:聯經。672頁。【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成果】
  • 單德興(2003)。《禪的智慧:與聖嚴法師心靈對話》(Zen Wisdom: Conversations on Buddhism)。聖嚴法師原作。台北:法鼓文化 。350頁;大字版,台北:法鼓文化,2020年9月,372頁。
  • 單德興(1998)。《文學心路:英美名家訪談錄》(Writers at Work)【原《英美名作家訪談錄》修訂版】。台北:書林。308頁。
  • 單德興(1997)。《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Edward W. Said 原作。台北:麥田,1997年11月,233頁;《知識分子論》簡體字版,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4月,156頁;《知識分子論》增訂版,台北:麥田,2004年1月,276頁;《知識分子論》經典版,台北:麥田,2011年10月,318頁。【《中國時報》1997開卷十大好書;《聯合報》讀書人1997最佳書獎/文學類】
  • 單德興(1997)。《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The Challenge of the American Dream: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Francis L. K. Hsu (許烺光) 原作。國立編譯館主譯。台北:南天書局。186頁。
  • 單德興(1995)。《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New Starts: Performative Topographies i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與陳東榮、何文敬、林素英合譯)。J. Hillis Miller 原作。國立編譯館主譯。台北:書林。198頁。【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新聞局第二次優良中譯圖書】
  • 單德興(1995)。《近代美國理論:建制‧壓抑‧抗拒》(The Ideological Imperative: Repression and Resistance in Recent American Theory)。Murray Krieger 原作。國立編譯館主譯。台北:書林。165頁。【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新聞局第二次優良中譯圖書】
  • 單德興(1990)。《勞倫斯》(Lawrence)。Frank Kermode 原作。台北:聯經。184頁。
  • 單德興(1989)。《味吉爾》(Virgil)。Joseph Griffin 原作。台北:聯經。121頁。
  • 單德興(1988)。《塞萬提斯》(Cervantes)。P. E. Russell 原作。台北:聯經。127頁。
  • 單德興(1986)。《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John Spurling 原作。台北:時報文化。186頁。
  • 單德興(1986)。《英美名作家訪談錄》(Writers at Work) 。台北:書林。400頁。
  • 單德興(1979)。《寫實主義論》(On Realism) 。J. P. Stern 原作。台北:成文。279頁。
  • 單德興(1977)。《魂斷傷膝河:美國原住民滄桑史》(Bury My Heart at Wounded Knee)。Dee Brown 原作。台北:長河。242頁。

訪談集

  • 單德興(2022)。《王文興訪談集》。台北:文訊雜誌社 。255頁。【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111年第一期「文學」類藝文專書補助】
  • 單德興(2020)。《擺渡人語:當代十一家訪談錄》。台北:書林。454頁。
  • 單德興(2016)。《文心學思:當代名家訪談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306頁。【此書係《卻顧所來徑》簡體字修訂版】
  • 單德興(2014)。《卻顧所來徑:當代名家訪談錄》。台北:允晨文化。446頁。
  • 單德興(2009)。《與智者為伍:亞美文學與文化名家訪談錄》。台北:允晨文化。303頁。【獲國科會98年第二期人文學專書補助】
  • 單德興(2001)。《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398頁。
  • 單德興(1996)。《朱立民先生訪問紀錄》(與李有成、張力合訪)。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21頁。

其他

  • 單德興(2021)。《法緣‧書緣》。台北:法鼓文化。264頁。
  • 單德興(2017)。《禪思‧文思》。台北:法鼓文化。480頁。
  • 單德興(2007)。《邊緣與中心》。台北:立緒文化。 304頁。
  • 單德興(2006)。《我打禪家走過》。台北:法鼓文化。206頁。

專書編輯(中文)

  • 單德興(2023)。《山東過台灣:流亡學生夫妻自傳合集》(單汶、孫萍著) 。台北:自印。248頁;《山東過台灣:流亡學生夫妻自傳合集》增訂版,台北:自印,2024年10月,330頁。
  • 單德興(2020)。《華美:華美及離散華文文學論文集》(上下冊)(黃秀玲 [Sau-ling Cynthia Wong] 著) 。台北:允晨文化。992頁。
  • 單德興(2018)。《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台北:書林。448頁。
  • 單德興(2016)。《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68, 齊邦媛》。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378頁。
  • 單德興(2015)。《他者與亞美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74 頁。
  • 單德興(2013)。《全球屬性,在地聲音:《亞美學刊》四十年精選集》(下冊) (與梁志英、唐‧中西合編) 。台北:允晨文化。398頁。
  • 單德興(2012)。《全球屬性,在地聲音:《亞美學刊》四十年精選集》(上冊) (與梁志英、唐‧中西合編) 。台北:允晨文化。510頁。
  • 單德興(1996)。《再現政治與華裔美國文學》(與何文敬合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77頁。
  • 單德興(1994)。《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與何文敬合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33頁。
  • 單德興(1993)。《第三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選集:文學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364頁。

專書編輯(英文)

  • Shan, Te-hsing (2000). Wolfgang Iser, The Range of Interpretation. Taipei: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266 pp.
  • Shan, Te-hsing (1993). J. Hillis Miller, New Starts: Performative Topographies i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Taipei: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149 pp.
  • Shan, Te-hsing (1993). Murray Krieger, The Ideological Imperative: Repression and Resistance in Recent American Theory. Taipei: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125 pp.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