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首頁 > 圖書館 > 關於本館 > 簡史
  • A+
  • A
  • A-
關於本館 簡史
簡史

1972年建築物落成。

1973年3月起對外服務,原名為美國研究中心圖書館。(請參考中央研究院院史網照片)

1974年7月,隨研究中心改名為美國文化研究所圖書館。

1991年8月,配合所方更名為歐美研究所圖書館 。

2001年九一七納莉颱風水災,圖書館地下室幾遭泥水淹沒,雖在第一時間搶救出6,000餘冊書刊,但仍有約33,000餘冊書刊佈滿污泥無法使用,不得不報廢,近年來逐年編列預算補購損毀的書刊資料。(請參考中央研究院院史網納莉颱風受損照片)

2002年起為因應典藏空間的改變,圖書館整棟建築地面三層樓與地下一樓改為現有配置,面積約2790.25平方公尺, 閱覽席位30席。

 

 

本所圖書館建築外觀極具特色,是國內少數饒富現代主義、生態特色與歷史意義的建物,以簡單的方式、樸實的建材,讓建物與自然環境(陽光、雨水)結合,融合現代主義二棟聞名建築的特徵:Villa Savoye 法國薩伏瓦別墅與Falling Water 美國落水山莊。(有興趣者, 請參考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近代建築史介紹 維基百科介紹)

本所圖書館建築外觀具有現代主義幾項特點:底層挑空、水平窗帶、自由立面、沒有多餘裝飾 (裏外建材一致,清水磚及清水泥斬假石牆)、功能帶出形式(form follows the function)(例: 一二樓樓梯間的清水磚外牆),二樓大規模的櫸木地板也相當少見,常有建築系師生參觀。(請參考建築之美ppt檔

本所圖書館屬於二次戰後的第一代建築,風格簡單率直,將圖書館的安靜和諧融入周遭整體環境中,沒有華麗突出的裝飾,卻多了一份沉穩樸質,使人樂於親近。台北市南港多雨而潮濕,圖書館基地因地屬低窪,易於積水,本建築採高腳樓與雙層牆的設計,配以精確的開窗與遮陽方式,不但解決了淹水的困擾,增加空氣對流,更巧妙地營造出一個會呼吸且充滿生趣的舒適空間,饒富現代主義與生態建築的特色。本建築被譽為台灣一九七○年代最優異的作品之一,並入選戰後台灣第一代最具代表性之三十棟建築。(摘自本所圖書館前之立牌說明)

歐美所圖書館建築入選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優異作品中研院電子報第204期(20080225刊行),引自:  王俊雄,徐明松.《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木馬文化出版,2008

歐美所圖書館建築介紹,獲刊登於108年1月5日(星期六)聯合晚報A6版  中研院名建築巡禮108年8月5日聯合報R10版  中研院名建築巡禮

歐美所圖書館建築介紹,獲刊登於110年6月9日中研院訊院慶特刊   <講究---藏身學術場域中的建築之美>,內文第2篇為 戰後第一代綠建築先驅----歐美研究所圖書館

恭賀歐美所圖書館建築師,王秋華建築師2019年第二十一屆國家文藝獎 (國藝會)   94歲王秋華 首位女建築師獲國家文藝獎 (聯合知識庫)   台灣圖書館之母王秋華 首位獲國藝獎女建築師 (中央通訊社)
 

參訪/導覽圖書館, 請點這裡

 

歐美所建築之美ppt檔案的部份畫面

 
蒐集範圍

涵蓋美國與歐洲文學、歷史、哲學、教育、政治、外交、公共政策、法律、社會、經濟各科之圖書、期刊、微縮資料、光碟/資料庫、視聽資料等。

本所書刊資料分類,東方語文資料採用中文圖書分類法;西文語文資料採用杜威十進分類法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