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AI的發展與挑戰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發展與計算機密切相關。電腦之父圖靈於1950年發表一篇〈計算機與智慧〉論文,文中提出的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設想及測試方式,形成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奠定了AI的理論基礎,因此也被視為AI之父。
AI自2010年以來在深度學習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結合數據科技等發展,已逐漸應用於物聯網、區塊鏈、電子商務等各大領域。AI科技之發展與應用,不僅會帶來產業創新及新的經濟功能與社會服務,同時也會影響人類之現行生產方式、經濟結構與生活方式。歐盟與美國的AI發展較為先進,針對AI 的發展機會與潛在問題,所從事的哲學省思、政策論證、法律建構等皆有諸多值得借鑑之處,以因應AI帶來的潛在法律問題、經濟結構調整與社會變遷等挑戰,值得從事跨學門研究及深度討論。
有鑑於此,中研院歐美所於2019年5月9日至10日舉辦一場哲學與法律跨學門研討會「歐美 AI 的發展與挑戰」,本次研討會共有 14 篇論文宣讀,另由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同時也是日本高級智能計畫中心 (RIKEN Center for Advanced Intelligence Project; RIKEN-AIP) 計畫主持人佐倉統教授發表一場主題演講:“AI in Cultural Contexts: Toward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Euro-American and East-Asian Countries, with a Short Introduction of Current Conditions in Japan”。14篇研討會論文修改後,投稿TSSCI第一級《歐美研究》季刊,經由嚴格審查程序,通過六篇論文,並出版「專題」,使AI研究更具累積性、規模性、整合性與時效性。本篇論文為專題序,簡介四篇哲學及二篇法律學門論文之要旨與亮點,呈現我國專家學者在 AI 集體創作的重要研究成果。中研院歐美所針對AI研究,陸續於2020年6月3日至6月4日舉辦「AI與民主」研討會,另於 2021年12月3日舉辦「人工智慧與哲學學術研討會」,期使中研院歐美所建立在AI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領先地位,並對我國AI的發展與規範有所貢獻。
迴響(0)
|
人氣(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