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公民儒學
Civic Confucianism 介紹
公民儒學
Civic Confucianism
價值衝突不是只有善惡的衝突。在民主多元以及傳統與現代、人文與科技交錯的情勢裡,典範、觀點、事實築構與問題設定方式的衝突,常是良善價值之間的衝突。再者,民主政治總隱含毀壞民主根基的力量:如果要維持單一共同的價值觀點,就必須採用摧毀民主制度的手段;如果要尊重異己、維護民主多元,那麼,在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中,總會有不得不用上權謀操縱以形成多數優勢的手段的時候,然而用上這種手段已經是毀壞民主根基的開始,而且這種手段,一旦上手,會讓人不斷捲入而成為誰也難以擺脫的政治格局。在回應良善價值衝突與民主自毀根基的問題中,本書以自由平等的要求為準,由淬煉儒學菁華,提出一種故事思考為模式、終身行之為承諾的故事地位的要求:每一個人都有新啟一段故事情節,以及賦予或調節行動意涵的地位;沒有人是其他人的附屬,或只是別人生活故事裡的道具,而尊重一個人最起碼的要求是承認他新啟情節、調節意涵的故事地位。在故事地位要求的基礎上,本書由公民論述的角度提出以下的政治要求與原則:關懷弱勢與減少苦難的政治要求、自由平等與機會公平的原則、底線與政商區隔的原則。在人文與科技交錯的脈絡裡,則提出身境合宜以及實踐與因果觀點連動的論述途徑。
本書目錄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言 | | i |
致謝詞 | | iii |
序論:切問而近思 | | 1 |
壹、 立憲民主裡的儒學公民 | | 25 |
一、導言 | | 25 |
二、民主初步的陷阱 | | 28 |
三、皇權時代儒學的歷史困局 | | 31 |
四、民主價值的內涵 | | 35 |
五、民主的代價 | | 37 |
六、儒學公民、終身之行與故事地位 | | 42 |
七、定言令式 | | 53 |
八、自主與民主的關係 | | 60 |
九、故事思考、定言令式與自主理念 | | 71 |
貳、 故事思考裡的儒學傳承:情理與重設法則 | | 85 |
一、導言 | | 85 |
二、情節故事中的隱喻條理 | | 88 |
三、重設法則初解:承接中同步重新設定 | | 91 |
四、重設法則再解:情理與抉擇 | | 95 |
五、基本的人文事實與要求 | | 100 |
參、 《孟子》《莊子》聯合閱讀的觀點:民主別傳與公民論述的位置 | | 115 |
一、導言 | | 115 |
二、故事思考裡的隱喻 | | 119 |
三、從君子之言到謬悠之說 | | 123 |
四、公民論述的位置 | | 135 |
五、民主別傳 | | 141 |
六、永恆的鄉愁到能實現的理想 | | 146 |
肆、 身境觀點下的儒學傳承:現代科技與即物窮理的新意涵 | | 149 |
一、導言 | | 149 |
二、實踐與身境觀點 | | 153 |
三、身境合宜的道理 | | 155 |
四、觀點比較下身境之理的意涵 | | 163 |
五、科學與技術的深度 | | 167 |
六、身境觀點下的科學律則 | | 182 |
七、天地之間的新位置 | | 194 |
伍、 義命相即的儒學傳承:立命在民主與科學聯合脈絡中的新意涵 | | 197 |
一、導言 | | 197 |
二、進窺人理的奧秘 | | 201 |
三、截斷眾流的自由 | | 208 |
四、最小方案主義 | | 216 |
五、不得不有的立命要求與自由 | | 232 |
陸、 食祿者不得爭利的儒學傳承:經濟條件的底線原則和差異原則 | | 235 |
一、導言 | | 235 |
二、自由主義傳統裡兩種政經立論的衝突 | | 237 |
三、《鹽鐵論》裡兩種政經立論的衝突 | | 246 |
四、儒學傳承裡政經論述的困境 | | 259 |
五、《群書治要》裡《鹽鐵論》的章節選輯 | | 264 |
六、焦點衝突下儒學經濟政策的要求 | | 267 |
柒、 邁向新時代的公民哲學 | | 283 |
一、導言 | | 283 |
二、〈小取〉七事 | | 284 |
三、辭之侔 | | 287 |
四、影像的排比設計 | | 291 |
五、看的歷練與取景方式 | | 301 |
六、民主多元裡的政治事實 | | 306 |
七、新時代的哲學 | | 312 |
結論:在重訪中走向未來 | | 321 |
參考文獻 | | 343 |
索引 | | 373 |
人名索引 | | 373 |
概念索引 | | 375 |